★IE簡介
企業的最高層領導總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以置獲得最大的效益。如何將企業的投入以最有效的組合達到高效率、高品質、低成本、準時交付、浪費少等,這就是近代工業工程(IE)迅速發展的原因。精益生產是當前工業界最佳的一種生產組織體系和方式。而IE則是為完成精益生產方式的工程基礎,IE又是精益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以科學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員、物料、設備、能源、信息、時間等經營資源,對其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的一門學科.同時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對該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預測和評價,從而優質、廉價并及時地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同時探求各種方法給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們帶來滿足和幸福。
IE起源于美國,后來被日本企業運用到了極致,使一向只能作為地攤貨的日本產品很快擠身高檔價廉之列。工業工程作為精益生產的基礎,幫助豐田汽車公司實現了50年持續贏利的世界神話!
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經濟市場里,許多世界級制造企業更是將IE作為制造管理的作為提升企業經營競爭力的一項有利武器而長年實施不疲。
★IE作用
透過工業工程(IE)的培訓與輔導,提升企業效率管理素質,落實量化的效率管理體系,提高基層的職業素養,增強企業競爭力,最終為實現精益生產的零庫存,零浪費與準時化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IE能幫助企業大幅改善:人的效率、設備效率、場地規劃、制造流程效率、信息傳遞的高效性。通過動工程分析、動作分析、時間分析以及搬運和場地設置分析以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利潤!具體表述為通過對工藝、作業、搬運、生產布局、工裝設備、材料、操作方法,管理運作程序進行流程、方法、配置的IE調查,發揮團隊智慧,平衡生產能力,真正落實流水化生產,壓縮生產周期與降低成本,為提高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奠定基礎,最終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改善并更新企業文化。
1) 提高效率(作業效率、設備效率、流程效率、搬運效率……)
2) 降低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輔料成本、管理成本、設備投資及折舊成本……)
3) 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安全
4) 降低庫存資金、加速企業資金流以達到企業資金效益最大化
5 縮短生產周期、采購周期以達到靈活對應市場需求、提升企業競爭力
★IE改善手法
序號 | 手法 | 研究范圍 |
1 | 時間研究法 | 主要通過對作業人員的作業時間、設備時間(啟動、運轉、停止)等實際發生的時間進行分析,找出浪費并進行改善,以達到制定標準時間、提升作業效率 |
2 | 動作研究法 | 改善人體動作要素,使動作更加符合動作經濟原則,減少疲勞使工作更舒適輕松、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
3 | 稼動分析法(也稱工作抽樣法) | 以抽樣觀察的方法,對生產流程、生產時間、產品品質等系統數據進行分析,快速找到問題的根因,并采取相應的改善手法進行改善 |
4 | 生產線平衡法 | 通過對人與人之間工作量分配的分析、研究,以找出瓶頸時間、平衡損失浪費的地方進行改善,達到提高效率、增加流程穩定性、減少在制品和不良品以及提升員工士氣等目的 |
5 | 流程分析法 | 研究、探討涉及2個以上工作點或地點之間的流動關系,以發掘可以改善的地方,以達到縮短工序、提高流程效率 |
6 | 聯合作業分析法 | 研究、探討操作人員與設備工作的過程關系,以提高人員和設備的生產力 |
7 | 工廠布局分析法 | 主要通過研究人、設備、工作臺的傳遞方式、先后關系,并制定出優化的生產布局,以達成高效、暢通的生產現場 |